10月29日下午,“智能信息处理”研讨会在长清湖校区图书馆负一层会议室成功举办。应伟德betvlctor1946邀请,天津大学杨巨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庄吓海特别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淇副教授到场。研讨会由伟德betvlctor1946副院长郑元杰教授主持。山东省计算机领域专家学者、伟德betvlctor1946部分老师、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报告会伊始,杨巨成教授做了题目为《深度学习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研究》的报告。杨教授首先讲解了深度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人脸识别基础技术以及现阶段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前沿知识,然后介绍了其团队在深度学习和人脸识别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杨教授介绍了天津科技大学“智能计算与生物识别技术”创新团队在生物识别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一步指出深度学习的关键技术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大规模海量数据处理、线上模型压缩加速技术、高性能计算、大脑认知机理等领域的发展仍需持续突破。
然后,庄吓海教授进行了题目为《医学图像配准与分割》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图像的配准和分割技术在心脏图像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对心脏各个子器官,如四腔室、左心房心肌、冠状动脉的自动分割提取;利用综合配准技术的心肌运动跟踪以及利用运动建模定量计算心肌每个点或分块的运动特征。报告中,庄教授详细的介绍了基于图谱配准的图像分割技术,并向我们展示了其在图像配准、全心脏分割等方面工作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最后,刘淇教授做了题目为《面向营销的社交影响力挖掘》的报告。近年来,社交已成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基本元素,网络购物、游戏、视频等服务纷纷引入社交元素。普通用户逐渐习惯于在社交网络中进行个人意见表达、信息共享与传播、情感交流和购物等行为,使得社交网络逐渐成为商家营销的重要平台。社交网络得天独厚的信息传播能力,使得用户的社交影响力挖掘问题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刘教授从社交影响力计算、社交影响力最大化等方面介绍了其在面向智能营销的社交影响力分析与建模相关的研究成果,并通过案例向大家展示了社交影响力的应用前景。
报告会期间,报告专家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专家们热情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学术气氛非常活跃,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宣告结束。此次研讨会让学校师生充分了解了智能信息处理相关知识和最新技术,对学校师生的科研工作有巨大帮助,令大家受益匪浅。
杨巨成:博士,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海河学者”特聘教授,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韩国国立全北大学硕士、博士,英国萨里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校“智能计算与生物识别技术”青年学术团队负责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协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天津2016-2017主席。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主持3项),主持参与天津市科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天津科委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天津市科委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20余项。在IEEE Trans. on HM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等国际期刊及会议上发表100余篇论文,其中被SCI、EI收录70余篇;出版论著5部,论著章节4篇,教材1部;申请专利20余项,获批10余项。担任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中国科学等期刊的审稿人;是2013中韩生物识别会议(CKBR2013)、第十届中国生物识别会议(CCBR2015)、2015 IT信息融合技术(ISITC2015)的大会主席。2015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指导大学生团队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省级优秀奖。
庄吓海,男,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博导,研究领域是医学图像计算,医疗大数据应用,心功能影像分析与建模。2002年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硕士学位,201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医学图像计算中心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任UCL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获聘荣誉讲师。作为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中英合作交流基金和医工交叉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国际学术论文40余篇,提交专利9项,授权2项;多次在本领域会议或分会做邀请报告;担任NSFC通讯评审专家、国际心脏功能影像与建模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2011至今)、国际心脏病大会计算机辅助诊断分会主持、十几个杂志和会议审稿人等。其相关的研究工作两次获得国际医学图像计算与计算机辅助介入(MICCAI)协会青年科学家提名奖(2008年纽约大学第一作者;2012年法国NICE第二作者)。
刘淇,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机器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着重于针对用户行为数据(如消费数据、社交数据、教育数据等)的建模和应用研究。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共发表论文50余篇,2011年获得数据挖掘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之一IEEE ICDM的最佳研究论文奖,还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KSEM 2013最佳论文奖、CCML 2013优秀学生论文奖、CCDM 2014 最佳学生论文奖、以及SDM 2015 最佳论文候选奖、中科院优博等重要学术奖励。入选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CCF-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计划、CCF-Intel青年学者提升计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担任了CCF大数据学术会议 BigData2015、BigData2016的宣传主席、是包括IJCAI、KDD、WWW、AAAI、ICDM等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国际期刊TKDE、TKDD、TC、TSMC-C等的审稿人、是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和FCS青年AE。